中新網(wǎng)12月30日電 塞爾維亞總統米盧蒂諾維奇29日宣告提前卸任,這將增加他被引渡到海牙接受戰爭罪審判的可能,也使塞爾維亞出現總統職位懸空的情況。
米盧蒂諾維奇原定在2003年1月5日卸任,但塞爾維亞憲法法院指出,鑒于米盧蒂諾維奇是在1997年12月29日宣誓就職,任期五年,因此,他的卸任日期應該是今年12月29日。
根據法律規定,塞爾維亞議長(cháng)米契奇將在12月30日開(kāi)始代理總統職務(wù),直至該國依法選出新總統。
塞爾維亞政府一直拒絕逮捕米盧蒂諾維奇,聲稱(chēng)如果逮捕一位在任總統將使國家失去尊嚴。
不過(guò),海牙國際戰爭罪行法庭的首席檢控官龐特已要求在米盧蒂諾維奇卸任后把他引渡到海牙審判。米盧蒂諾維奇被控涉及1990年代晚期在科索沃發(fā)生的種族暴行。
檢控官員表示,米盧蒂諾維奇要對塞爾維亞部隊在科索沃造成的暴行負最終的責任。
不過(guò),米盧蒂諾維奇辯稱(chēng),他不了解當時(shí)的情況,也不能左右事件的發(fā)生。
據報道,目前是塞爾維亞?wèn)|正教假期,此時(shí)把米盧蒂諾維奇引渡到海牙將不會(huì )得到塞爾維亞民眾的歡迎。
不過(guò),來(lái)自海牙戰爭罪法庭的壓力最后將迫使塞爾維亞當局把米盧蒂諾維奇引渡到海牙。塞爾維亞總理金吉奇已經(jīng)表示,米盧蒂諾維奇最終將在海牙接受審判。
米盧蒂諾維奇提前卸任為塞爾維亞帶來(lái)了總統職位懸空的問(wèn)題。在兩次投票中,雖然南斯拉夫聯(lián)邦總統科什圖尼察獲得多數票,但選民投票率都低于法律規定的50%,選舉都無(wú)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