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huì )中國館“東方之冠”的設計方案一經(jīng)推出,受到了各方關(guān)注和好評。自1982年新中國首次“登陸”世博會(huì )以來(lái),歷屆世博會(huì )的中國館又是何模樣?
實(shí)際上,在新中國近27年來(lái)參加的10多次世博會(huì )上,中國館多次換裝,也曾“驚艷”世博。
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爾世博會(huì ),首次亮相的中國館,不僅象征著(zhù)中國重返大型國際展覽會(huì ),其設計也開(kāi)創(chuàng )了世博會(huì )上中國館“中西合璧”的新紀元。
這一屆世博會(huì )中國館的入口處,有一個(gè)門(mén)梁上繪有彩畫(huà)的大門(mén),西式的直線(xiàn)屋檐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橘黃色琉璃瓦,屋檐上飄揚著(zhù)鮮艷的紅旗,一派喜氣祥和。這座中國館的外形與人民大會(huì )堂有些相似,前面還立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書(sh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CHINA”字樣。
中國古代的牌坊具有占地面積小、標志性強、中國特色濃的特點(diǎn),因此從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huì )到1998年里斯本世博會(huì ),中國館的設計均采用了這一古典建筑式樣。題有“中華門(mén)”的古典建筑牌坊與現代建筑墻面巧妙結合的中國館,屢屢成為世博會(huì )上的亮點(diǎn)。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會(huì ),中國館在外形上走出了完全采用中國古典建筑樣式的設計手法。在這屆世博會(huì )上,中國館由兩個(gè)矩形建筑體組成,其中主體是立方體建筑,但在其外立面上仍然繪有萬(wàn)里長(cháng)城和京劇臉譜圖形,奠基時(shí)還埋入了一塊長(cháng)城磚。
2005年日本愛(ài)知世博會(huì ),由于各國展館都是標準化建筑,中國館也只能在建筑立面上表現自己的特點(diǎn)。中國館正面墻壁上方是一字排開(kāi)的巨幅十二生肖剪紙圖,墻壁下方是泛出青銅色的九龍壁。中國館內則應用了飽和的綠色,詮釋了從遠古的青銅器到“生命之樹(shù)”的自然內涵。
世博會(huì )中國館的建筑風(fēng)格,歷經(jīng)了從直接采用傳統建筑樣式到運用較為抽象的傳統建筑符號來(lái)表達中華文化情結的轉變。在與世界的交流中,中國館以獨特的形象成為新中國日新月異的“名片”。(盧羽晨 吳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