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3月17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道,較早前發(fā)生的潮喜海鮮酒家懷疑有“幕后老板”欠薪事件,企圖逃避刑責。港府消息強調,今年1至2月涉及飲食業(yè)欠薪而定罪傳票數目便較去年同期大升7倍,涉及董事或負責人的定罪傳票上升逾3倍。港府認為,現在首要是檢討如何簡(jiǎn)化員工追討欠薪程序。
特區政府消息人士承認,要找出欠薪公司背后的真正老板,在搜集證據上有一定難度,但現在勞工法例64B已清楚列明,若證明董事或相關(guān)人等刻意欠薪須負刑責。故即使不是注冊公司董事,只要證明他蓄意欠薪,也有可能提出檢控。
香港勞工處數據顯示,2007年涉及欠薪被定罪的傳票數目有960張,較2006年的785張上升22%。單是今年1至2月涉及欠薪的傳票則有149張,較去年同期的124張,增加了20%。
欠薪個(gè)案中,仍以飲食業(yè)為主,今年前兩個(gè)月飲食業(yè)欠薪被定罪傳票數目便大增7.3倍,由10張增至83張,當中涉及飲食業(yè)公司董事或負責人的傳票也由10張增至41張,增幅超過(guò)3倍。
數據又顯示,由2002年至今年2月底,共有23人涉嫌濫用破欠基金被取消出任董事,以及參與公司管理和組成的資格,年期由2.5年至5年不等,當中有16人涉及飲食業(yè)。
積金局方面,2006-2007年度共檢控15名公司董事及管理人員,而在2007-2008年度(截至3月10日)則檢控了22人,增幅46.7%。
消息人士表示,近期發(fā)生的《成報》欠薪個(gè)案復雜,但社會(huì )混淆了民事索償及刑事檢控,政府在民事索償方面可以做的不多。檢控方面,特區政府已多次向公司提出檢控,積金局也正搜集證據決定是否再提出檢控。
消息人士解釋?zhuān)茈y將追討欠薪的問(wèn)題列為刑事處理,原因是有關(guān)改動(dòng)牽涉面很廣,也觸及原則問(wèn)題。不過(guò),他指出,由于近期發(fā)生多宗令人關(guān)注的欠薪事件,特區政府會(huì )檢討如何改善處理欠薪問(wèn)題,但大方向會(huì )集中在如何簡(jiǎn)化索償及申請法援程序。如何有效執行勞資審裁處的還款裁決,也會(huì )是主要檢討方向。(梁偉健)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