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1月25日電 第十一屆港區人大代表選舉今日(25日)舉行,36位港區人代即將產(chǎn)生。由于有11位本屆代表放棄連任,故將會(huì )最少出現11張新面孔。在25位非角逐連任的候選人中,包括多位前政府高官及工商專(zhuān)業(yè)界精英,因此第十一屆港區人代的素質(zhì)可望獲得進(jìn)一步提升。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由于參選的人數減少和多位現任港區人代放棄角逐連任,造就了第十一屆港區人代選舉將會(huì )出現一定程度的“換血”情況。25名非現任港區人代的候選人中,大部分均為社會(huì )精英,如奪得最多選舉會(huì )議成員提名的前廉政專(zhuān)員羅范椒芬,行政會(huì )議及立法會(huì )“雙料”議員、最年輕的候選人陳智思,已故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霍英東的兒子、中總會(huì )長(cháng)霍震寰,前九鐵主席田北辰等。
第十一屆港區人代選舉將于今早9時(shí)進(jìn)行,1231位選舉會(huì )議成員將參加第二次全體會(huì )議,從50位合資格的參選人中,選出36人成為第十一屆港區人代。今次選舉將繼續仿效以往港區人大選舉的做法,實(shí)行差額選舉模式,不過(guò)就首次取消了預選制度,估計將提高選舉的競爭性。為了保障選舉公平和公正地進(jìn)行,選舉辦法列明所有候選人均不得在選舉日進(jìn)行拉票活動(dòng)。
選舉采用不記名投票方式。每一位選舉會(huì )議成員必須明確選擇36位候選人,選票才算有效,選擇多于或少于36位候選人的選票則當作廢票論。候選人必須獲得參加投票的選舉會(huì )議成員過(guò)半數的選票方可當選。若獲得過(guò)半數選票而當選的候選人人數少于36人,不足的名額須在未當選的候選人中另行選舉。同樣,另行選舉時(shí),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選舉會(huì )議成員過(guò)半數的選票時(shí),始為當選。
投票結束后,隨即進(jìn)入點(diǎn)票程序。選舉會(huì )議設總監票人和監票人,由選舉會(huì )議主席團在不是候選人的選舉會(huì )議成員中提名,選舉會(huì )議通過(guò)?偙O票人和監票人負責對發(fā)票、投票、計票工作進(jìn)行監督。估計約于中午左右,選舉會(huì )議主席團將會(huì )宣布選舉結果,并報全國人大常委會(huì )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huì )。全國人大常委會(huì )根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huì )的報告,確認代表的資格,最后公布代表的名單。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ì )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guān)的組成人員。按照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ì )代表必須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港區人代應當由擁護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擁護“一國兩制”、愛(ài)國愛(ài)港的人士擔任。
另?yè)膮R報報道,由于是次參照了特區行政長(cháng)官選舉的方式,首次引入電子點(diǎn)票,故選舉結果料可于同日稍后時(shí)間由主席團常務(wù)主席曾蔭權公布。
今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選舉會(huì )議成員擴大,由上一屆的956人增加到今屆逾1,200人,增幅逾兩成半,除900多名上屆成員續任外,新增的是未列入上屆名單中的在港區全國政協(xié)委員以及特首選舉委員會(huì )成員,而后者包括了特區全部立法會(huì )議員,組成更具廣泛代表性。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