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考古學(xué)家:私人尋寶行為對文物造成巨大破壞
2008年01月07日 11:26 來(lái)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發(fā)表評論

中新網(wǎng)布拉格1月7日電 捷克考古學(xué)家近日擔心裝備日益先進(jìn)的“金屬獵人”私人“尋寶”和收藏行為會(huì )對文物保護工作造成巨大破壞。
捷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米羅斯拉夫.多貝斯1月4日告訴捷新社,近日他們得到了一批從一處被大火燒毀的房屋廢墟里找到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金屬制品。
2005年一場(chǎng)大火燒毀了座落在布拉格10區的一幢房屋,房主也在火災中遇難。由于他沒(méi)有親人,這些文物被送到了捷克國家文化部并最終轉到考古研究所。
數以千計的文物中包括史前石斧、日耳曼青銅扣、箭頭、武器碎片、盔甲的零件和中世紀的馬刺。盡管如此,由于人們已經(jīng)無(wú)法查明這些文物的出處,所以它們的科研價(jià)值不高。
多貝斯說(shuō),私人“尋寶”得到和收藏的金屬制品文物數量可能比捷克一些博物館的全部藏品還多。不幸的是,這些人一般不會(huì )將他們藏品的寶貴數據記錄下來(lái)。
不僅在捷克,其他一些中歐地區也有不少非法“尋寶”和收藏金屬制品文物的所謂“金屬獵人”("metal hunters")。
多貝斯說(shuō),這種私人“尋寶”行為對文物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盡管捷克法律禁止這樣的活動(dòng),但是“金屬獵人”通常都能逃過(guò)懲罰。
多貝斯指出,“金屬獵人”也給他和他的外國同事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為“金屬獵人”往往裝備了比他們還更多、更先進(jìn)的金屬探測器,這讓“金屬獵人”們可以更輕松地探測并且發(fā)掘到深埋在地下的寶藏。(黃頻、唐昱)
【編輯:李洋】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