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宇航局高清立體照相機發(fā)回的火星最大水源地之一的Echus峽谷的照片。該峽谷大約100公里長(cháng),10公里寬,位于火星大峽谷北部地勢平坦的Lunae高原。

Echus峽谷的主山谷Kasei谷,大約有4000米深。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道,歐洲宇航局近日發(fā)布了部分火星表面的超清晰照片,這些圖像顯示了火星Echus峽谷的風(fēng)貌。
行星地質(zhì)學(xué)家表示,這些陡峭的山谷是由地下水侵蝕"雕刻"而成的。它們和地球上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峽谷有相似性。
Echus峽谷位于火星赤道以北地區,被認為是火星上最大的水源地之一。
這些圖片是用大量可從不同角度觀(guān)看的電腦照片合成的,照片由歐洲宇航局火星探測器上的高清立體照相機拍攝。
圖片上顯示的峽谷地帶是水流由Lunea高原流入Echus峽谷中的Kasei谷底盆地侵蝕形成的,Kasei谷向北延伸長(cháng)達2000多英里。
照片上顯示的峽谷地區有100公里長(cháng),10公里寬,深度有1000米。而Kasei谷主要地區的兩側峭壁則高達4000米。
這些圖像也顯示了其他引起火星地表物理形成研究者興趣的特點(diǎn),包括兩個(gè)沖擊坑和能證明火山活動(dòng)的15英里長(cháng)巖漿巖脈。
周一,科學(xué)家們公布了帶回火星巖石的計劃,也許還能帶回生命體,這是人類(lèi)登陸火星的初步行動(dòng);鹦茄芯繉(zhuān)家莫妮卡·格雷迪教授說(shuō):“如果你連一塊巖石都帶不回來(lái),那么就別想以后能把登陸火星的人類(lèi)帶回來(lái)!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