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新聞:浙江嵊州市人大常委拳打代表被罰款500元(圖)
浙江嵊州“人大常委打人大代表”案件,結案之慢,處罰之輕,令人生疑。當地警方如此“謹慎”,或許是因為“人大常委”的身份,卻讓人產(chǎn)生可以凌駕法律的錯覺(jué)。
一年前的浙江嵊州“人大常委打人大代表”案件,終于有了說(shuō)法———嵊州市人大常委杜某和市人大代表黃某同為商人,因為上千萬(wàn)元的經(jīng)濟糾紛產(chǎn)生矛盾,據報道,“黃代表”先砸了“杜常委”在上海的辦事機構;去年3月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期間,杜常委又突然拔拳打了黃代表,今年3月杜常委終于被當地公安處以500元的罰款。(3月25日《東方早報》)
雖然平時(shí)在電視上沒(méi)有少看海外議會(huì )上的拳武行,但兩位代表的“肢體語(yǔ)言”在中國的地方兩會(huì )上還是顯得那么突兀。事情發(fā)生得很蹊蹺,警方辦得更蹊蹺,按《治安管理處罰法》治安案件應該30天辦結,最多再延長(cháng)30天,可當地警方辦了整整一年,原來(lái)警方一直在促成雙方“私了”,不希望給治安處罰,但被打的黃代表一直要“討個(gè)說(shuō)法”,并在今年全國兩會(huì )期間上報了此事。
此外,猶記得當年閻崇年先生被某人摑了一記耳光,警方就給出“雙頂格”的重罰———拘留15天,罰款1000元,理由是“社會(huì )影響惡劣”?梢钥隙,在地方兩會(huì )上拳打正在履行職責的人大代表,“社會(huì )影響”較之前者會(huì )更惡劣,而警方卻給了打人者最輕的處罰———500元罰款。這難免讓人質(zhì)疑“執法公平”。試想,若不是“人大常委打代表”,此事可能會(huì )作為刑事犯罪來(lái)追究,或許正是因為“人大常委”的身份,讓人產(chǎn)生可以凌駕法律的錯覺(jué)。
筆者以為,之所以當地警方辦案如此“謹慎”,甚至不惜超出法定時(shí)限,處罰又是如此之輕,無(wú)非是事涉人大代表!度珖嗣翊泶髸(huì )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ì )代表法》第30條的規定:人大代表非經(jīng)同級人大主席團、常務(wù)委員會(huì )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對人大代表采取《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行政拘留”這種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也應當經(jīng)人大主席團或者常務(wù)委員會(huì )許可。如果執法“無(wú)差別”,無(wú)疑應該對“杜常委”采取強制措施。但在現實(shí)制度運作中,“杜常委”作為當地的大商人,他更被看做政府的“嘉賓”,代表職務(wù)被視為一種榮譽(yù),當地人大一般也不可能讓拘留代表的事發(fā)生,或許可叫做“現實(shí)邏輯”。這就事實(shí)上造成了個(gè)別不能?chē)烙诼杉旱拇頃簳r(shí)“僭越”了法律的制約。
對人大代表實(shí)行人身特殊保護,保護代表依法執行職務(wù),并不意味著(zhù)代表是特殊公民,具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權。如果被打者不是在當地也頗有影響力的“黃代表”,連500元的處罰恐怕公安機關(guān)都不會(huì )做出。這就是隱性的制度性不公。
代表不受逮捕是為了保證代議機構的“獨立性”,防止行政機構惡意干涉,這本是公權制衡的憲政制度,但是應用到“人大常委打代表”的“私事”上,顯然有點(diǎn)張冠李戴的味道。個(gè)別人大代表因個(gè)人私利,在人代會(huì )上揮拳相向,本身就羞辱了代表神圣的職責;而當地警方對“私人毆斗”從輕發(fā)落,真不知這是羞辱了誰(shuí),尷尬了誰(shuí)?(沈彬)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shù)俊鎭?/font>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