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1月10日電 臺灣《聯(lián)合報》10日刊出評論說(shuō),臺灣近些年的選舉讓人看到了政客們?yōu)榱藙龠x可以不擇手段,隨著(zhù)“五都”選情臨近,人性墮落的丑陋面也肆無(wú)忌憚地公然暴露,這不但讓藍綠對立尖銳化,更讓公共道德泡沫化!拔宥肌边x舉重創(chuàng )公共道德,加強品德教育刻不容緩。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zhù)“五都”選情漸熾,人性墮落的丑陋面也肆無(wú)忌憚地公然暴露;公共道德被踐踏,品格教育遭致最嚴酷的挑戰,讓人忍不住搖頭嘆息,也不由得憂(yōu)心忡忡。
這次“五都”選舉,公共道德再度遭致破壞,“廉恥雖可貴,良心價(jià)更高,若為勝選故,兩者皆可拋”,取代了“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臺灣人過(guò)去良善厚道的特質(zhì),在政治權力的征逐下,似乎已告灰飛煙滅,無(wú)處可尋。
如果有公共道德,綠營(yíng)“立委”余天一定不會(huì )攻擊他的“好朋友”胡志強的妻子邵曉鈴“只剩一只手、頭腦不清楚”;如果有公共道德,鄭弘儀也一定不會(huì )在大庭廣眾下,大罵馬英九“X你娘”、“龜兒子”,更不會(huì )在流淚道歉后,竟然還以自己編造的內容,繼續批評當局并煸惑挺綠支持者的情緒。
臺灣近年的選舉讓人看到了政客們在競選取得了政治權力之后,不是為公而是為私,包括一己之私、一黨之私,于是許許多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嘴臉,大剌剌地在眾人面前張牙舞爪,造就了大批對政治失望的“不投票族”,也讓選賢舉能的選舉本質(zhì)模糊了。
今年的“五都”選舉,被視為是二○一二“大選”前哨戰,因而藍綠競爭格外激烈,或許是選情緊繃,或許是輸不得,致而選舉亂象層出不窮,這些選舉亂象不但讓藍綠對立尖銳化,更讓公共道德泡沫化。
其實(shí),惡口傷人必會(huì )受到果報,市井小民固應留心口德,公眾人物更該看緊自己的嘴巴,以免造了口業(yè)。
“五都”選舉重創(chuàng )公共道德,看來(lái),加強品德教育刻不容緩,無(wú)論家庭、學(xué);蛎襟w,都必須攜手合作、一起努力,以期盡速重建一個(gè)具有公共道德的有品臺灣。(王玉佩)
![]() |
【編輯:程濤】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