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20日電 臺灣《中國時(shí)報》20日發(fā)表評論說(shuō),海外巨款曝光后,陳水扁“取暖”的第一站是高雄;兒子陳致中尋求認罪協(xié)商,決定“放空一切”后,也搬到高雄“重新出發(fā)”。高雄似乎已成扁家的“最后收容所”。搬家到高雄,是心理的“偷渡逃亡”,只證明“認罪不成,放空成空”。
文章摘錄如下:
“海角七億”曝光后,陳水扁南下“取暖”的第一站是高雄;兒子陳致中尋求認罪協(xié)商,決定“放空一切”后,也搬到高雄“重新出發(fā)”。高雄,似乎已成扁家的“最后收容所”。
長(cháng)久以來(lái),“北藍南綠”已成臺灣社會(huì )的刻板印象,“港都”高雄是臺島南部最大都市、“美麗島事件”發(fā)生地,民進(jìn)黨已連續三屆執政,也因此成為“綠色之都”。
高雄人確實(shí)熱愛(ài)鄉土,比臺北人有更強的“臺灣認同”,對以前的“重北輕南”強烈不滿(mǎn),與臺北有“瑜亮情節”……,這些情緒確實(shí)存在。但高雄人真的愿意接納扁家嗎?
其實(shí),泛綠民眾認為“綠色”代表“清廉、勤政、愛(ài)鄉土”,他們把票投給陳水扁,是看不慣當時(shí)當政者的貪污腐化等。所謂“深綠”,原本是指對“清廉”與“愛(ài)鄉土”更堅持。
可是,陳水扁“取暖之旅”操弄民意之后,“清廉”與“愛(ài)鄉土”一分為二。陳水扁扛著(zhù)“臺灣的十字架”,挺扁的代表“深綠”、“臺獨”;而因堅持“清廉”價(jià)值而反扁的泛綠民眾,則被刻意推到不夠“本土”、不夠綠的一方。
高雄,非常不幸地,就這樣被扁家操作成只問(wèn)“本土認同”,不管操守、是非的地方。老實(shí)說(shuō),這對高雄真的很不公平。因為高雄并非綠色鐵板一塊,更沒(méi)有只看認同而不管是非。
其實(shí),認罪、放空,都應從“心”重新出發(fā),只要誠心認罪、真心放空,則臺灣任何地方都愿接納,也都可為家。搬家到高雄,是心理的偷渡逃亡,只證明認罪不成,放空成空。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shù)俊鎭?/font>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