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1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紐約市議員第20選區的戰局詭異莫測:五位民主黨候選人中一名猶太裔,兩名華裔,兩名韓裔,雖然選區里華人和韓裔占多數,但這次是否會(huì )再次出現族裔內部分票,結果兩敗俱傷,漁翁得利呢?
兩位華裔候選人周燕霞(Yen S Chou)和吳明曉(James Wu),分別代表著(zhù)參政的兩代華人。周燕霞出生于中國臺灣,屬于第一代新移民,優(yōu)勢是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在社區人脈較廣,且了解新移民的訴求。在她之前有孟廣瑞和楊?lèi)?ài)倫成功當選州眾議員。
吳明曉代表著(zhù)更年輕一代的華人,他們講流利的英文,了解美國社會(huì )的運作,擅長(cháng)于與主流社會(huì )打交道。劉醇逸和孟昭文是新一代華人從政的范例。吳明曉在華人社區還得益于母親陳道英多年來(lái)積累的人脈,他如果當選將預示著(zhù)第二代華人在從政上扮演起了主角。
韓裔候選人也有兩位,鄭勝振(S.J.Jung)是第一代新移民,他倡導移民權益,從社區基層做起一步步走向從政之路;崔容隼(John Choe)曾經(jīng)擔任劉醇逸助理,其參選獲得劉醇逸的支持。
猶太裔沙松(Issac Sassoon)是第20選區唯一一位非亞裔候選人。雖然亞裔在選區內占多數,但華裔市議員的歷史僅從8年前開(kāi)始。
第20選區是在重劃選區后產(chǎn)生的,是亞裔占多數的一個(gè)選區,選民終于選出了第一個(gè)亞裔代表劉醇逸,但8年后,第20選區卻可能面臨著(zhù)族裔政治的死穴:分票。
周燕霞說(shuō)過(guò),華埠為什么至今還沒(méi)有出現一位華裔市議員?原因是華人力量不集中;如果華人不能“傳承”劉醇逸的席位,8年后也未必能再爭取回來(lái)。此次是否應了這個(gè)預言,15日將見(jiàn)分曉。(林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