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wǎng)3月17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道,于今年初被診斷出罹患急性白血病的27歲閩籍女子卓奕敏,早前求助于美東福建同鄉會(huì ),希望能尋找到相配的骨髓以維持生命。3月15日李慧玟血癌基金會(huì )在美東福建同鄉會(huì )舉辦了細胞采集活動(dòng),上百位社區民眾踴躍參加。
卓奕敏當天和母親一同在福建同鄉會(huì )細胞采集活動(dòng)現場(chǎng),感謝華埠社區人士的關(guān)心和幫助。卓奕敏的母親說(shuō),卓奕敏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化療,效果很好,白血球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醫生已在全球找到了5位初步配對成功的捐獻者,配對程度為60%,但還需要進(jìn)一步檢驗,已找出匹配程度較高的捐獻者,并確定是否符合骨髓移植的要求。
細胞采集活動(dòng)的組織者李慧玟介紹,細胞采集的過(guò)程并不是民眾想象中的需要抽血檢查,而是僅需要用4根棉花棒,在口腔兩側牙齦的上下處分別以刷牙的方式,輕刷十秒鐘便可,十分簡(jiǎn)單。檢驗機構根據這4根棉花棒采集到捐獻者的細胞樣本,將信息輸入“全美骨髓捐贈項目”的數據庫中,供全球骨髓醫學(xué)界共享。若與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初步匹配成功后,該機構將通知捐贈者抽血或再重復一次棉花棒采集樣本,以進(jìn)行進(jìn)一步的配對檢測。
李慧玟介紹,作為全美唯一的骨髓數據庫,全美骨髓捐贈項目目前采集到的細胞樣本僅660萬(wàn)個(gè),其中來(lái)自少數族裔的樣本占30%。按照血脈相傳的道理,同一族裔內的配對成功率較高,但目前全美骨髓捐贈項目中的亞裔細胞樣本在少數族裔樣本數中僅占8%,少之有少。目前,項目對參加樣本采集的少數族裔完全免費,希望能鼓勵更多少數族裔加入。
李慧玟表示,當天細胞采集活動(dòng),除希望能幫助卓奕敏尋找更多的配對機會(huì ),也希望增加全美骨髓捐贈項目中的細胞樣本,希望能給更多身患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帶來(lái)更多希望。
據介紹,李慧玟本人在12歲時(shí)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并在18歲生命垂危時(shí)終于找到了90%匹配的骨髓進(jìn)行移植。得益于他人的捐贈,重獲生命,李慧玟成立了這個(gè)基金會(huì ),積極呼吁民眾參與骨髓捐贈。
細胞采集活動(dòng)得到華埠社區上百位居民的積極響應。福建同鄉會(huì )代主席鄭祺的女兒鄭維怡也加入捐獻的行列。她表示,一直想參加骨髓捐贈,但以前的采集需要抽血,她因身體原因無(wú)法參加,F在用棉花棒刷牙的方式提取細胞樣本,十分簡(jiǎn)單,參加這樣的活動(dòng),給白血病患者帶來(lái)生命的希望,十分有意義。(陳帆)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