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疫情逼近社區,市民如何做好預防?記者昨天從廣東省中醫院獲悉,廣東省數十位名中醫聯(lián)手制定了甲流中醫藥預防方案,根據不同體質(zhì)開(kāi)出了不同的預防食療方。目前該方案已由廣東省衛生廳和省中醫藥局印發(fā)。
據省衛生廳防控甲流醫療救治組組專(zhuān)家、省中醫院醫教處處長(cháng)張忠德介紹,該方案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院、省第二中醫院等專(zhuān)家參與制定,歷時(shí)一個(gè)多月,根據甲流病癥表現及嶺南地區春夏交替之時(shí)的氣候特點(diǎn)為風(fēng)熱夾濕,結合歷史經(jīng)驗,以人為本,“扶正氣、避毒氣”為原則制定,市民在身體抵抗力較差時(shí),可根據自身體質(zhì)選用不同中藥方進(jìn)行預防“不宜久用,一般3至5天即可!
氣虛質(zhì):表現為面色柔白,目光少神,氣短懶言,肢體容易疲乏,易出汗,口淡,唇色少華,毛發(fā)不華,頭暈,健忘,大便爛。舌淡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象虛緩。
紅糖姜茶:生姜5片,紅糖適量。服用方法:將生姜洗凈,切片,加水煮沸,小火再煮15分鐘,加入紅糖適量,游泳后或受寒后喝。
陽(yáng)虛質(zhì):面色柔白,毛發(fā)易落,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大便溏薄,小便清長(cháng)。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脈象沉遲而弱。
巴戟菟絲子飲:巴戟、菟絲子各l0克,紅糖l5克。服用方法:巴戟、菟絲子洗凈放煲內,加水適量,煮開(kāi)片刻,去渣取汁,加入紅糖再煮至糖溶化。每日1劑,連服2-3日。
特稟質(zhì):由于先天稟賦不足和遺傳等因素造成的一種特殊體質(zhì)。包括先天性、遺傳性的生理缺陷與疾病,過(guò)敏反應等。
人參紅棗茶:人參3克,紅棗6枚,粳米l00克。服用方法:人參切片,紅棗去核,粳米淘?xún)。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煲粥,服食。
痰濕質(zhì):形體容易肥胖或素肥今瘦,面色淡黃而黯,且多脂,口黏痰多,胸悶身重,肢體困重,汗出粘膩不爽,大便或溏或爛或稀,苔多滑膩,脈滑。
藿香糖水:藿香l0克,白糖適量。服用方法:藿香放煲內,加水2碗,煎水,加白糖,煮片刻,代茶飲。
陰虛質(zhì):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目干澀,視物花,唇紅微干,皮膚偏干、易生皺紋,手足心熱,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飲,大便干燥,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舌紅少津少苔,脈象細弦或數。
苦杏仁燉雪梨:苦杏仁10克,雪梨1個(gè),冰糖30克。服用方法:共放燉盅內,加水半碗,隔水燉1小時(shí)。食梨,飲湯。
濕熱質(zhì):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體偏胖或蒼瘦,心煩懈怠,眼睛紅赤,大便燥結,或黏滯,小便短赤,男易陰囊潮濕,女易帶下增多,舌質(zhì)偏紅苔黃膩,脈象多見(jiàn)滑數。
菊花茶:菊花30克,白糖30克。服用方法:菊花入鍋加水煮沸數分鐘,加糖,代茶飲。
淤血質(zhì):平素面色晦黯,皮膚偏黯或色素沉著(zhù),容易出現淤斑、易患淤痛,口唇黯淡或紫,眼眶黯黑,發(fā)易脫落,肌膚干。舌質(zhì)黯有點(diǎn)、片狀淤斑,舌下靜脈曲張,脈象細澀或結代。
黑木耳羹:黑木耳6克,白糖少量。服用方法:將黑木耳洗凈泡開(kāi),入鍋煮沸后,文火煨爛,加入白糖調勻,服食。
氣郁質(zhì):平素喜憂(yōu)郁,神情多煩悶不樂(lè )。胸脅脹滿(mǎn),或走竄疼痛,多伴善太息,或噯氣呃逆,或咽間有異物感,睡眠較差,食欲減退,驚悸怔忡,健忘,痰多,大便多干,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脈象弦細。
佛手茶:佛手10克(或鮮品20克)。服用方法:用沸水沖泡,代茶飲。
采寫(xiě):本報記者 嚴艷 實(shí)習生 石麥 通訊員 宋莉萍 李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