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8日電 近年來(lái)火炮試射規模最大的臺灣“漢光十九號”演習,27日在宜蘭利澤簡(jiǎn)進(jìn)行實(shí)彈預演。據參與預校的官員轉述稱(chēng),三軍各式火炮都以“全裝全彈”進(jìn)行試射,其中首度曝光的臺造“光華六號”導彈快艇。
據島內媒體報道稱(chēng),原訂在9月1日“漢光十九號”正式演習當天亮相的“光華六號”導彈快艇,27日在預演中提前曝光。該艇是將取代數十艘陳舊的“海鷗”導彈艇,后者排水量?jì)H50噸,只可載2枚射程40公里的“雄風(fēng)一號”導彈。
據資料顯示,“光華六號”型快艇排水量150噸,鋼質(zhì)艇身長(cháng)34.5米,寬7.6米,高4米,吃水3米,最大航速34節以上,續航力超過(guò)800海里,各艇備有4枚“雄風(fēng)二型”反艦導彈。
“光華六號”導彈快艇最特殊的是其匿蹤的功能;除了采用類(lèi)似拉法葉級的低雷達反射面設計外,還施以可抗雷達波的匿蹤涂料;以及新型的螺旋槳可在34節極速時(shí)亦讓噪音在可控制范圍內。
據了解,臺軍是在1984年提出“光華”計劃,以建造新艦取代已經(jīng)日趨老舊的“陽(yáng)”字號驅逐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臺海軍相繼制訂和實(shí)施了“光華一號”、“光華二號”、“光華三號”、“光華五號”、“光華六號”系列計劃,投鉅資更新武器裝備。在“光華”系列計劃的推動(dòng)下,90年代中期以后,臺海軍新一代武器裝備陸續服役。它們分別是美國圖紙、臺灣建造的7艘“成功”級導彈護衛艦、2艘“新港”級坦克登陸艦,從法國購買(mǎi)的6艘“康定”級導彈護衛艦,從美國先租后買(mǎi)的8艘“諾克斯”級護衛艦、臺灣自制的“錦江”級500噸級導彈快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