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15日電 對于陳水扁日前在2004年民進(jìn)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說(shuō)中曾稱(chēng),明年3月20日后,要“化解兩岸僵局讓兩岸關(guān)系正;,但卻將“大選”定位為“一邊一國”對“一個(gè)中國”的競爭等說(shuō)法,臺灣的“中華日報”今日的社論指出,若將其此次的“提名演說(shuō)”與4年前相對照,甚至與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總統”演說(shuō)相比較,可以看出陳水扁兩岸定位論由“暗獨”滑向“明獨”之“圖窮匕現”,并且兩岸政策“窒礙難行”。
這篇社論文章指出,陳水扁還強調稱(chēng)明年3月20日同步舉辦“公投”無(wú)涉“統獨”、也無(wú)意改變臺,F狀,辯稱(chēng)“防衛性公投”并非挑釁;另一方面仍推諉兩岸問(wèn)題的癥結在于“民主自由人權”,并且一廂情愿地自認明年“大選”后只要大陸能接受臺灣人民的“民主”選擇,兩岸關(guān)系必能“和平理性”的開(kāi)展。
文章評論說(shuō),陳水扁的兩岸定位論由“暗獨”滑向“明獨”,其兩岸政策窒礙難行,甚至也不能取信于美國。
分析進(jìn)一步指出,首先,1999年陳水扁的“提名演說(shuō)”,不僅大談“國家安全”,倡議“新中間路線(xiàn)”,在“五二○”就職演說(shuō)時(shí)還拋出了“四不一沒(méi)有”的保證,雖然“缺乏善意和解的誠意”,但至少可以讓美國“肯定”。
其次,陳水扁自?huà)伋觥八牟灰粵](méi)有”后,其兩岸定位論的闡述,歷經(jīng)“六二○”否認“九二共識”、“七三一”硬拗“九二精神”、元旦祝詞“統中有獨、獨中有統”的“統合論”,迄“八三講話(huà)”的“一邊一國論”,已逐漸展現其限縮、退卻及“包藏‘獨’心”的特色。
文章說(shuō),尤其自拋出“公投制憲”議題以來(lái),一再沖撞、挑戰大陸的底線(xiàn),動(dòng)輒以“民主”“改革”包裝“臺獨建國”主張,甚至在“公投法”完成“立法”后,仍企圖以“巧門(mén)”的手法拋出“防衛性公投”,最后致溫布會(huì )晤時(shí)美方明確表示反“臺獨”與反“臺獨公投”的立場(chǎng),陳水扁仍不顧臺海安全與美臺關(guān)系,執意推動(dòng)“防衛性公投”以求勝選,卻還一廂情愿地期待接受,真可謂癡人說(shuō)夢(mèng)。
最后,陳水扁此次“提名演說(shuō)”挑明其兩岸定位論,本質(zhì)就是植基“臺獨”的“一邊一國論”,不但不利于兩岸復談,而且任憑他多么費心地辯稱(chēng)其“防衛性公投”只是要訴求臺灣人民“反導彈、反戰爭”的心聲,根本難以令人相信他不具挑釁性及有化解兩岸僵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