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4日電 據新華網(wǎng)報道,中國社會(huì )科學(xué)院人口與勞動(dòng)經(jīng)濟研究所張翼近日接受采訪(fǎng)時(shí)表示,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lái)中國嬰幼兒人口性別比迅速攀升,目前已經(jīng)超過(guò)我們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線(xiàn)。
這位學(xué)者指出,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呈現六大特征:
第一,性別比不斷上升,而且是伴隨每年新出生人口數的減少而形成的遞增趨勢。據統計,中國1990年出生的人口數為2621萬(wàn),而該年出生性別比為111.39;1999年新出生人口僅為1149萬(wàn),但該年的出生性別比卻為122.65。這就是說(shuō),與1990年相比,1999年新出生的人口數減少了一半多,可出生性別比卻上升了10%。
第二,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失衡是累積性失衡。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lái),中國的人口出生性別比就持續失衡。以2000年普查情況為基準,中國0歲至15歲之間的男性總人口,與當時(shí)中國0歲至15歲之間的女性總人口相比,多出了大約1883萬(wàn)。
第三,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是鄉村、城鎮和城市的全面失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出生嬰兒性別比已經(jīng)全面失調——不管是城市還是鄉鎮,都在迅速高攀。在2000年出生的嬰兒當中,城市的性別比為113.02、城鎮的性別比117.13、鄉村的性別比為119.30。
第四,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失衡地區由北向南連成一片。它們分別是陜西(125.15)、河南(130.3)、安徽(130.76)、湖北(128.08)、湖南(126.92)、江西(138.01)、廣西(128.8)、廣東(137.76)、海南(135.04)。這八省一區成為嬰兒出生性別比最高的典型“重災”地區。
第五,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失衡,存在著(zhù)第一孩次就失衡、而第二孩次以上失衡更加嚴重的情況。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國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失衡,主要是高孩次失衡的結果。但第五次人口普查則發(fā)現,有一些直轄市和省,在第一孩次就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大大超過(guò)了107的國際警戒線(xiàn),達到110之上。這些直轄市和省是:北京、上海、江蘇、江西、湖北、廣東和海南。
第六,中國嬰幼兒性別比的失衡與0歲女?huà)氲母咚劳雎视嘘P(guān)。中國0歲嬰兒的死亡率,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鄉鎮,都一致地表現為女?huà)敫哂谀袐。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數據中,城?歲男嬰的死亡率為8.61‰,0歲女?huà)氲乃劳雎蕿?0.69‰;鄉村0歲男嬰的死亡率為28.28‰,0歲女?huà)氲乃劳雎蕿?1.16‰。鄉村0歲男嬰與女?huà)氲乃劳雎手畈慌懦c某些人的重男輕女因素有關(guān)。
張翼表示,為抑制嬰兒出生性別比的上升,為給后世以一個(gè)負責任的交代,我們應該盡快做出政策性反應。人口戰略應該調整的方向是:降低嬰兒出生性別比、提高人口素質(zhì)、協(xié)調人口年齡結構、穩定低生育水平。(來(lái)源:新華網(wǎng),林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