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一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李志全)黃河專(zhuān)家二十六日說(shuō),黃河水資源總量少,且呈減少趨勢,并預測二十年后將減少約二十億立方米。
黃河水利委員會(huì )主任李國英二十六日說(shuō),黃河水資源貧乏,流域畝均河川徑流量?jì)H為中國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五,人均水資源量?jì)H為全國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三。
他表示,與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七九年水文系列相比,一九八0至二000年黃河天然徑流量減少了百分之十八。預測二0二0年黃河河川徑流量將比目前減少約十五億立方米,二0三0年將減少約二十億立方米。
河川徑流量(amount of river runoff)是指通過(guò)流域出口斷面的全部水流數量,包括大氣降水轉化為地表水的部分,地下水出露(出滲)形成地表水的部分,并扣除沿途蒸發(fā)、河流滲漏流失的水量。
黃國英稱(chēng),水資源需求旺盛,消耗量已超過(guò)黃河承載能力。同時(shí),用水效率低,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納污總量多,水污染形勢嚴峻。
有數據顯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黃河水資源開(kāi)發(fā)利用率僅為百分之十九,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達百分之六十九,目前更是高達百分之七十九。
黃國英表示,隨著(zhù)西部大開(kāi)發(fā)進(jìn)程的持續推進(jìn),黃河流域煤炭、電力、石油等能源及重化工工業(yè)用水將大幅增長(cháng),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河流輸沙、生態(tài)和環(huán)境用水被大量擠占,黃河上中下游河道普遍淤積加重,部分濕地萎縮,一些支流斷流,省際水事糾紛呈明顯上升趨勢。
同時(shí),在上游,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積最廣、強度最大的地區,黃河流域水土保持面臨挑戰。
而在下游,少數浮橋裹頭在治理前嚴重縮窄過(guò)流斷面,最窄縮至僅有一百九十米寬,潛在威脅不可小覷。
黃國英表示,黃河水資源形勢日益嚴峻,今年將嚴格水資源管理與保護;嚴格河道管理,切實(shí)提高水行政管理與執法能力;嚴格水土保持監督監測等,確保黃河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