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yè)位置: 首頁(yè) → 新聞中心 → 社會(huì )新聞 |
相關(guān)新聞:地震背妻男被指為絕情不孝子 當事者回應(圖)
地震中背妻子尸體回家的男子吳加芳的事情再度在媒體上引起熱議。這名因將地震遇難的妻子的遺體背回家而被認為有情有義的男子,又因喪偶不到半年就再度結婚被質(zhì)疑,如今,又因不贍養患病的老父親而被眾聲討伐。
假如我們承認媒體所報道的都是真相的話(huà),我們只能說(shuō),吳加芳原本就是一個(gè)普通人,他同時(shí)擁有魔鬼和天使的兩面性,其實(shí)每位常人都不同程度地擁有這兩面,背妻子的尸體與不贍養父親并不矛盾,矛盾的是我們那顆對別人期待很高的心。在面對地震這種突如其來(lái)的天災時(shí),吳加芳不想與自己共同生活多年的妻子被埋在廢墟中,哪怕夫妻生活中也曾有情感波折。這是一個(gè)人的起碼的樸素的道德。當人面對地震那樣的災禍,任何本能的同情和施救都是可能的。媒體將他的事跡進(jìn)行美化甚至偶像化本身就是一種誤導。一個(gè)平常人的生活經(jīng)不起聚光燈的聚焦。
如今,吳加芳不贍養有病在床的老父親以及他沒(méi)過(guò)多久就重婚的事情被曝光了,大家都有上當受騙之感。我倒覺(jué)得責任還在媒體和受眾自身。這一切都是敘事,而敘事面貌是由視點(diǎn)決定的。受眾的英雄情結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事物。高大全的偶像崇拜始終在無(wú)形地左右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在災難降臨的時(shí)候;仡欍氪ǖ卣鹞覀兊男侣剤蟮赖幕灸J,這種感受更加強烈。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歷了各種各樣的打擊和失望之后仍然要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希望可以雕塑出道德完人。這個(gè)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卻也是內心缺乏力量的表現。
媒體貌似給了我們無(wú)數的真相,某些時(shí)候卻恰恰相反———當生活被抽象,真相從我們的生活中隱匿了。(申霞艷)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shù)俊鎭?/font>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