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yè)位置: 首頁(yè) → 新聞中心 → 社會(huì )新聞 |
上海市2009年度婚姻登記分析報告昨天出爐。由于第一代獨生子女大多到了婚嫁年齡,上海正處于新中國成立以來(lái)第三個(gè)結婚周期的高峰階段。據統計,去年上海市民政部門(mén)辦理國內結婚登記147413對,比2008年上升6.07%,其中“兩地婚姻”56217對,約占40%;離婚登記38772對,同比上升5.33%。
女性初婚年齡上升0.3歲
去年,上海登記結婚的新人中有72.17%雙方均為初婚,再婚的占總數16.96%。
從年齡結構來(lái)看,2009年本市居民平均結婚年齡男性32.05歲、女性29.38歲(2008年男性32歲、女性29.6歲),女性年齡降低了0.22歲。不過(guò)新人中女性初婚年齡卻在推遲,2009年本市居民初婚年齡男性為28.5歲,女性是26.2歲,女性年齡比2008年上升了0.3歲。
“80后”離婚數增加
在全市民政部門(mén)辦理協(xié)議離婚登記者中,“80后”離婚人數進(jìn)一步增加,2009年,30歲以下到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的有17732人,而2008年為17412人,2007年則為14376人。30歲至40歲是離婚最高峰年齡段,去年辦理協(xié)議離婚登記的達24083人。
調查顯示,因興趣愛(ài)好、生活習慣不合等因素造成感情不和而離婚的有15868對,占總數的42.11%;因家庭軟暴力等因素造成感情破裂而離婚的有12369對,占總數的31.90%;因性格不和而離婚的是8420對,占總數的21.72%。
“兩地婚姻”約占四成
市民政局婚姻管理處有關(guān)負責人介紹,上海人擇偶曾有強烈的“地域歧視”。20多年前,要是給上海姑娘介紹一位外地小伙子,十有八九會(huì )遭拒絕,甚至連“見(jiàn)面談?wù)劇钡臋C會(huì )都沒(méi)有。
如今,上海人的擇偶標準已不再單一!皟傻鼗橐觥睌盗恐鹉晟仙。2009年上海有56217對夫婦為兩地婚姻,占了本市結婚登記總人數近四成,比2008年上升5.64%。
報告透露,長(cháng)三角等地居民仍然是上海市民另一半的主要選擇。調查發(fā)現,“兩地婚姻”中,另一半是江蘇人的最多,有12010名上海人選擇和江蘇人結婚。其次是安徽省、浙江省,最少的是西藏、青海等地;橐鰧(zhuān)家分析,“兩地婚姻”的大幅增長(cháng),是人才“柔性流動(dòng)”在婚姻行為上的反映,個(gè)人能力、發(fā)展前途和個(gè)人品質(zhì)是新人擇偶時(shí)考慮的要素。
記者 周其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