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八月二十三日電(賈莉麗)尋根景仰人文祖,公祭同聚太昊宮。近日,中華伏羲文化園規劃設計方案已出爐,甘肅省預計投資二十億在“羲皇故里”——天水市擬建伏羲文化園,以延續中華民族“龍脈”之根,弘揚中華民族共生、共榮的精神。
伏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史料記載,伏羲的“開(kāi)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繁榮昌盛的根基,伏羲得到了世代子孫的崇敬,千百年來(lái)一直被尊稱(chēng)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據了解,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位于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稱(chēng),是中華古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從秦漢到明清,天水一直有官方和民間祭祀伏羲活動(dòng)的傳統,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自一九八八年以來(lái),天水每年都舉行公祭伏羲大典。
規劃設計的伏羲文化園,位于天水市天靖山南坡,南至伏羲城,北跨中梁公路,園區占地約八百八十九公頃,其中核心景區一百四十四公頃。
據介紹,伏羲文化園核心景區,包括中華頌景區、圖騰園景區、始祖殿景區、中華源景區和民俗文化區五個(gè)部分,緊連伏羲廟,形成祭祀主軸線(xiàn)。其中中華頌景區內的祭祀廣場(chǎng)能容納兩萬(wàn)人。
此外,圖騰園景區內將建龍圖騰神道和民族圖騰園,以不同時(shí)代龍圖騰的演化,象征中華“龍脈”的延續和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中華源景區將展現中華民族從混沌走向文明的跨越,也表現了華夏子孫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敬仰之情。
另?yè)私,天水市區西關(guān)的伏羲廟始建于明代,本名太昊宮,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場(chǎng)所。目前,甘肅天水已成為海內外華夏子孫尋根祭祖的圣地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