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美國聯(lián)儲局主席伯南克指美國經(jīng)濟前景改善,但仍存有隱憂(yōu),加上港股之前累積升幅頗多,22日午后在歐洲股市早段偏軟下,投資者遂在下午先行在高位獲利,并推低恒指。
港股22日先升后跌,全日波幅有418點(diǎn),恒指上午最多曾升140點(diǎn)至19641點(diǎn),再創(chuàng )10個(gè)月新高,但其后急速回落逾400點(diǎn),全日收報19248點(diǎn),跌253.5點(diǎn),成交額771億元。證券經(jīng)紀表示,短期港股仍有機會(huì )先上20000點(diǎn),之后才有較大調整。
凱基證券亞洲區營(yíng)運總裁鄺民彬表示,大市現水平還有上升空間,他料今年內恒指更會(huì )升至22000點(diǎn),但要留意的是目前“低美元、低利率”的雙低環(huán)境下,股市上升幾乎必然,而這種上升往往是預先消耗了未來(lái)的升幅,故此,可能有部分投資者參考了恒基地產(chǎn)主席李兆基的投資哲學(xué),在現水平逐步作減持,令股市下午乘著(zhù)歐洲股市而回吐。
人稱(chēng)“四叔”的李兆基日前表示,當大市升穿20000點(diǎn)后,每升1000點(diǎn)便策略性減持10%,直至25000點(diǎn)為止。
BMI基金管理總裁沈慶洪也表示,全球資金仍然充裕,支撐了股市上升,但過(guò)多資金所造成的資產(chǎn)泡沫,開(kāi)始令人憂(yōu)慮,在成交不配合下,料恒指短期先被挾上高位后會(huì )作大調整,他認為,恒指下月有機會(huì )下試15000點(diǎn),故他建議投資者現水平可先行減磅獲利。
另外,由于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在穩定的大前提下,相信中央在國慶節前不會(huì )大幅收緊信貸,短期內A股甚至港股仍會(huì )表現良好,中資股持續上升。
國指倒跌110.9點(diǎn),收報11481點(diǎn)。期指收報19290點(diǎn),跌230點(diǎn),比現貨高水42點(diǎn)。地產(chǎn)股、中資金融股及資源股均下跌,但成交連日大升,港交所有買(mǎi)盤(pán)吸納,逆市升0.6%,早段更創(chuàng )134.5元的一年新高。騰訊繼續回吐,終于失守“紅底價(jià)”,全日跌0.6%收99.9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