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閱讀:國務(wù)院通過(guò)醫改方案 3年內預計投入8500億元
1月21日,國務(wù)院通過(guò)醫改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到2011年,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看病難、看病貴”問(wèn)題明顯緩解。初步測算,3年內醫改將投入8500億。
新一輪醫改從方案征集到先后10套方案陸續出爐,再從《征求意見(jiàn)稿》的醞釀形成、征求意見(jiàn),到現在正式通過(guò)、付諸實(shí)施,走過(guò)了一條相當不平凡的道路。我們還清晰地記得,當初10套醫改方案之間,圍繞著(zhù)究竟是“補需方”還是“補供方”等問(wèn)題所爆發(fā)的爭辯和博弈;更記得去年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jiàn)稿》公布后,輿論中所出現的“看不懂”以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數萬(wàn)條醫改意見(jiàn)。
新醫改涉及的內容、范圍十分廣泛,按照此次通過(guò)的方案,它包含五大具體改革項目——“加快推進(jìn)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wù)體系”“促進(jìn)基本公共衛生服務(wù)逐步均等化”等。囿于這些改革的復雜性和醫改本身的專(zhuān)業(yè)性,出現各種爭議以及“看不懂”的情況,可以理解。
但是,從“看病難、看病貴”這個(gè)醫改所要解決的核心民生問(wèn)題看,盡管新醫改的實(shí)施方案可能相當復雜專(zhuān)業(yè),但評判和衡量其成效的標準,可以非常明快、直觀(guān)。筆者以為,主要在于這樣兩個(gè)坐標——
其一,“量”方面的坐標——醫改投入是否真正能使“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醫改方案中說(shuō),“為保障上述五項改革,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3年8500億,平均每年超過(guò)2800億,縱向對比來(lái)看,這無(wú)疑是一筆巨大的投入。據衛生部《2008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2006年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為1778.9億。由此,“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值得期待。
但是,橫向比較——與改善居民就醫的負擔結構以及政府應承擔衛生投入的公共責任相比,這種“明顯減輕”有多明顯,能否令公眾充分滿(mǎn)意并契合政府公共責任,需要進(jìn)一步斟酌。依據上述《提要》,2006年政府1778.9億的衛生投入,僅占當年全國衛生總費用9843.3億的18.1%,而相應地,社會(huì )支出和居民個(gè)人支出,分別占到總費用的32.6%和49.3%。
這意味著(zhù),即使政府投入再增加1000億,用來(lái)減輕社會(huì )和居民的支出負擔,并且全國衛生費用不再增加,在衛生總費用的負擔結構中,居民和社會(huì )占大頭、政府占小頭的格局仍難以得到根本改變。
其二,“質(zhì)”方面的坐標——8500億政府投入之下的新醫改,其減輕居民醫療負擔、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功效能否公平地惠及國民,成為真正的全民醫保?
根據方案,“3年內使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提高到90%以上”。醫保覆蓋率增加,當然有利于全民醫保的實(shí)現。但真正的全民醫保不僅是普及率意義上的,更是充分意義上的均衡保障公平。(楚一民 作者系評論員)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shù)俊鎭?/font>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