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21日電 據四川日報報道,在四川雅安市寶興縣境內的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zhù)約30只大熊貓。由于保護區加大了巡護監測和反偷獵力度,這些大熊貓安全無(wú)憂(yōu),樂(lè )在其中。
第三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四川省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全國第一:目前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1206只,占全國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的76%。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全國第一:該省目前有大熊貓棲息地17743.92平方公里,占全國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的77%,潛在棲息地3396平方公里。
四川省野外大熊貓目前的生存狀況良好,但威脅因素依然不容忽視。一是各山系大熊貓棲息地形成孤島狀態(tài),大熊貓種群間相互隔離,遺傳物質(zhì)交流受阻,一些種群數量較少的地區的野外大熊貓面臨的生存問(wèn)題仍然嚴峻;二是大熊貓棲息地絕大部分位于老、少、邊、窮地區,保護與發(fā)展的矛盾仍較為突出,一些建設項目處理不好,仍有可能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構成威脅;三是雖然“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等生態(tài)建設工程,已從根本上消除了大熊貓棲息地繼續減少的威脅,但大熊貓棲息地周邊社區的挖藥、采筍、放牧、偷獵等活動(dòng),對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干擾仍然較大,個(gè)別地區情況有所加劇。
對此,四川省抓緊健全大熊貓保護管理體系,全方位提高大熊貓綜合保護管理能力;立即完善已建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和新建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逐步恢復退化的大熊貓棲息地;積極創(chuàng )建大熊貓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社區共管機制,并逐步推行到保護區以外的大熊貓棲息地;拓寬國際合作渠道,充分運用國外先進(jìn)的科學(xué)技術(shù)和管理經(jīng)驗,同時(shí)多方爭取國際資金援助。該省還重點(diǎn)支持野生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生態(tài)學(xué)研究、野外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監測、大熊貓走廊帶建設等可行性研究。
通過(guò)近幾年建設,西部天然原始林得到休養生息,人為干擾正在減弱,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和種群數量已明顯增加。(王曼夏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