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筠
(節選)
拉丁美洲的第一批華文報紙誕生于20世紀初期,出現在早期中國移民聚集較多的國家,如加勒比地區的古巴、南美洲的秘魯、中美洲地區的巴拿馬和北美洲的墨西哥,今天這批報紙大多已不存在。
目前拉丁美洲大多數華人華僑人數較多的國家都有華文媒體,但形式上仍以傳統的平面媒體為主,尚沒(méi)有華文電視臺,華文電臺和網(wǎng)絡(luò )也剛剛出現,尚未形成規模。
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主要的華文報刊有《南美僑報》和《美洲華報》。
《南美僑報》前身為《巴西僑報》,始建于1960年3月29日,發(fā)行人王之一,為8開(kāi)小型周報,1977年改為周三刊。1985年李海安接任發(fā)行人,更名為《巴西華僑日報》,對開(kāi)8版,每周出版5天,1989年?,后又于1992年4月復刊,沿用舊名《巴西僑報》,對開(kāi)8版,電腦制作,套紅印刷,每周出版5天。1999年10月1日更名為《南美僑報》,對開(kāi)8版,套紅印刷,每周出版5天,周五增刊對開(kāi)8版周末版,2003年7月推出對開(kāi)8版彩色印刷周末版。從2004年7月起,每日版面增至12版,周末20版!赌厦纼S報》的發(fā)行網(wǎng)絡(luò )遍布巴西各地和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維亞、秘魯等大部分南美國家。
《美洲華報》于1983年10月4日正式創(chuàng )刊,創(chuàng )刊初期每周出報2期,每期對開(kāi)6版。1985年,由3日刊改為雙日刊,每周二、四、六出報3期。1993年由雙日刊改為日刊,即每周二至周六出報5期,周三、周五對開(kāi)4版及6版,周二、四、六對開(kāi)8版,F時(shí)改成每周三、四、五出版2大張8版,周二、六出版3大張12版。1996年起開(kāi)始使用網(wǎng)絡(luò )資訊,2000年開(kāi)始使用電腦排版,目前除“巴西新聞”3個(gè)版為手排版外,其余都為電腦排版。該報發(fā)行范圍包括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烏拉圭、臺灣、香港等地。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脈以東,東瀕大西洋。阿根廷首家華僑民辦報紙創(chuàng )刊于1984年。此后先后有10余家華文報刊問(wèn)世,目前仍在繼續發(fā)行的周刊有《新大陸周刊》、《世界新聞》、《新阿根廷通訊》、《臺灣周報》及《臺阿新聞》。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秘魯的華文媒體主要有《秘華商報》、《公言報》、《僑報》和《東方月報》。
巴拿馬是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陸上橋梁,又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巴拿馬《拉美快報》創(chuàng )刊于1992年7月1日,由著(zhù)名華商岳楓先生、胡晉光先生、白能通先生共同出資創(chuàng )辦。辦報的宗旨是弘揚中華文化,堅持一中立場(chǎng),促進(jìn)巴中友好,維護僑社團結,傳播政經(jīng)信息,服務(wù)于海外華人社會(huì )。巴拿馬的華文媒體還有《拉美僑聲報》、《新報》、巴華網(wǎng)(www.panachina.com)和巴拿馬中文廣播電臺。
委內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委內瑞拉的中文報刊《委華報》是由一班旅委的老文化人秉承“愛(ài)國護僑,服務(wù)僑胞,弘揚中華文化,促進(jìn)中委友誼”的辦報方針于2000年6月1日創(chuàng )辦的,目前為周報。創(chuàng )刊5年來(lái),《委華報》發(fā)行量逐年增加,發(fā)行面不斷擴大,除少數小城市外,全國的大小城市已廣泛發(fā)行。
與巴西、阿根廷交界的巴拉圭目前有兩份中文報紙,一份叫《傳薪日報》,創(chuàng )刊于1991年9月3日,每周一至周六出版,每期8開(kāi)16版。另一份叫《城市新聞》,創(chuàng )刊于1993年7月3日,現為周刊,免費發(fā)行。
位于中美洲的古巴現有一份中文報紙《華光報》,創(chuàng )刊于1928年,原名《工農呼聲》。該報每周四出對開(kāi)紙1張4版,主要版面有“中國要聞”、“古巴要聞”、“國際新聞”、“古巴華社動(dòng)態(tài)”、“小說(shuō)連載”等。
2003年至2004年期間,拉丁美洲大多數華文媒體平穩發(fā)展,其中幾家媒體在增加版面、擴大發(fā)行量、融入主流社會(huì )、服務(wù)僑胞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績(jì),如巴西的《南美僑報》、阿根廷的《新大陸周刊》和巴拿馬的《拉美快報》等。
本文為原文節選,綜述全文請參見(jiàn)即將出版的《2005年世界華文傳媒年鑒》,未經(jīng)允許,任何單位、個(gè)人不得轉載、摘編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