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月21日電 臺灣監察當局已完成對島內軍方整體防空能力的調查報告。在海軍防空能力方面,當局認為解放軍中、短程防空導彈性能及數量都優(yōu)于臺軍,當局并提醒軍方強化臺灣東岸防空能力。
據島內媒體報道,當局報告稱(chēng),臺軍海軍除“成功”艦與“武三”艦略具區域防空能力外,“康定”艦僅有短程點(diǎn)防空能力,“諾克斯”艦甚至連防空導彈都沒(méi)有。報告聲稱(chēng),若兩岸開(kāi)戰,爭取制海權,臺軍艦隊“恐怕難以應付”。
報告亦指,如果軍方艦射防空導彈在各型作戰艦上的部署落差太大,對軍港防空亦造成嚴重漏洞。
臺灣軍方官員則聲稱(chēng),現正積極改善艦隊防空能力,明年“天劍”二型艦射型中程防空導彈將可部署在“康定級”艦上。臺灣海軍獲得美國的“紀德”艦后,除了具有“戰場(chǎng)管理”功能,其射程長(cháng)達153公里的標準二型防空導彈亦可提供艦隊“足夠的大區域對空掩護”。
另外,臺灣監察當局的防空戰力報告還提醒軍方,臺灣東岸防空能力“有必要強化”,應給予跟“西岸前線(xiàn)地區”相同的重視,增加中遠程的防空能力,以免“戰時(shí)”受到包圍,并影響到美軍對臺灣的“馳援”。
當局希望軍方在東部除了部署應付中低空威脅的“鷹式”導彈外,也能部署其它中遠程防空系統,若經(jīng)費允許,亦應部署“愛(ài)國者”導彈與低層次反導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