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17日電 16日下午在泉州落下帷幕的“中國民系(閩南)文化節暨第二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閩南文化論壇”上,與會(huì )專(zhuān)家作出表述:臺灣文化的主體源于閩南文化,他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據福建日報報道,16日下午在泉州落下帷幕的“中國民系(閩南)文化節暨第二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節·閩南文化論壇”上,與會(huì )專(zhuān)家作出上述表述。
專(zhuān)家們指出,臺灣2300萬(wàn)居民中,閩南泉州、漳州人后裔占80%,臺灣的方言就是閩南話(huà),臺灣的生活習俗與閩南人沒(méi)有什么差異,臺灣的傳統民居明顯傳承于閩南的傳統民居,臺灣的民間信仰也都是從福建傳承過(guò)去的。
他們指出,最近幾年,臺灣島內的一批政客大肆宣揚“文化臺獨”,大搞所謂的“去中國化”,企圖為所謂的“臺灣獨立”鋪平道路。他們力圖弱化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guān)系,一些大學(xué)課程甚至把中國文學(xué)歸入“外國文學(xué)”,把歷史上統治過(guò)臺灣的“西班牙文化”、“荷蘭文化”、“日本文化”和近幾十年影響臺灣的“美國文化”,宣揚成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陰謀必須引起警惕。
與會(huì )專(zhuān)家還認為,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中很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來(lái)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其存在范圍大致包括福建閩南地區和龍巖漳平、廣東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大部分地區、臺灣地區,還有以東南亞為主的海外華裔的閩南人聚居地區以及香港、澳門(mén)。此外,浙江、江西、廣西也有數十萬(wàn)不等的閩南人。(華春雨王凡凡李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