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26日電 據“中央社”的消息稱(chēng),臺軍方向美國購買(mǎi)潛艇的建案,年底前美國必須來(lái)臺,就先期規劃費的進(jìn)度向臺報告,以及說(shuō)明構型及招商情況;臺軍方官員稱(chēng),目前美國方面招商受到一定程度困難,不排除這次報告后,臺灣必須再另付一筆規劃費重新開(kāi)始,此外,目前海軍內對潛艇噸位構型,也有不同看法。
美國在2001年同意出售8艘柴電潛艇給臺灣后,整個(gè)軍售案由美國做為單一窗口,全權為臺灣辦理潛艇構型及招商工作,海軍將全案區分先期規劃(選商、邀商為重點(diǎn))和建造兩階段,采現有成熟科技成立構型,除必要整合外,不另做系統研發(fā)。軍方官員稱(chēng),臺“國防部”目前先后支付650萬(wàn)美元給美國方面,做為成立規劃辦公室、招商和研究之用。
臺官員稱(chēng),美方預估在10月向臺報告包括構型、噸位、各國零件商對望遠鏡、魚(yú)雷發(fā)射管等關(guān)鍵裝備零件的輸出許可、戰系搭配等規劃情形,由于德、荷、西班牙等生產(chǎn)柴電潛艇的國家先后表明拒絕輸出技術(shù),使美面臨招商壓力,不排除屆時(shí)報告的內容完全不符合臺灣需求,必須另起爐灶重新規劃,美方最壞的打算,是在本土重新設計“青花魚(yú)”級柴電潛艇,但成本將大幅提高。
據了解,臺海軍內部對潛艇噸位大小也有不同意見(jiàn),一派認為應采用2500噸到3000噸級(臺軍現有的海龍、;伤液商m潛艇即此型),一派則認為應采購1500到1800噸級的潛艇(德國最新的212級或荷蘭的海鰻級),而荷蘭系統由于占現役使用的優(yōu)勢,一直是海軍列為較優(yōu)先的系統。據悉,臺海軍評估,從先期規劃、完成建案、開(kāi)工建造到戰系整合,第一艘潛艇最快也要到2012年才能交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