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lè )“活化石”西安鼓樂(lè )的“守與變”

(新春見(jiàn)聞)中國古代音樂(lè )“活化石”西安鼓樂(lè )的“守與變”
中新社西安2月12日電 題:中國古代音樂(lè )“活化石”西安鼓樂(lè )的“守與變”
中新社記者 阿琳娜 張一辰
12日正值農歷大年初一,年味正濃。對于西安東倉鼓樂(lè )社而言,今天有些不同。以西安鼓樂(lè )為“根”的唐代宮廷燕樂(lè )《鼓》,當日第一次面向公眾演出,將千年鼓樂(lè )以沉浸式音樂(lè )秀的形式呈現。
西安鼓樂(lè )始于漢,盛于唐,是內地迄今發(fā)現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器樂(lè )樂(lè )種之一。其曲調豐富、風(fēng)格鮮明,被譽(yù)為“中國古代的交響樂(lè )”。2009年被列入人類(lèi)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以傳統西安鼓樂(lè )為“魂”,輔以華美的舞臺效果、逼真的服裝道具、精湛的舞蹈等,演出以具有故事性、娛樂(lè )性的方式將鼓樂(lè )之美傳遞給觀(guān)眾。帶來(lái)這場(chǎng)演出的東倉鼓樂(lè )社,是西安鼓樂(lè )著(zhù)名的樂(lè )社之一。
“西安鼓樂(lè )的保護傳承,應該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fā)展?!睎|倉鼓樂(lè )傳承人趙筱民說(shuō),鼓樂(lè )要堅持原汁原味,傳統的“根”不能變,在這個(gè)基礎上要大膽創(chuàng )新。
據了解,曾經(jīng)東倉鼓樂(lè )社也面臨日漸凋零的窘境?!拔幕?旅游”模式為鼓樂(lè )提供了發(fā)展平臺。之后十幾年間,東倉鼓樂(lè )社深耕西安鼓樂(lè )文化,搶救了大批工尺譜,培養了一批年輕人。
趙筱民說(shuō),鼓樂(lè )必須有展示的平臺,能夠投入資金加以創(chuàng )新,使之適應發(fā)展,讓更多觀(guān)眾接受并喜歡,這樣鼓樂(lè )才能越走越遠。
非遺傳承不僅需要老藝人們的堅守,也需要輸入“新鮮血液”。如今的東倉鼓樂(lè )社有不少年輕人。19歲的齊昊告訴記者,自己學(xué)習西安鼓樂(lè )后,越來(lái)越喜歡這門(mén)古老的藝術(shù)了。
“小時(shí)候聽(tīng)過(guò)西安鼓樂(lè ),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接觸了之后就堅定了要學(xué)習的念頭?!饼R昊說(shuō),他不僅被西安鼓樂(lè )征服,也被老一輩藝人的堅守精神所感動(dòng)。
齊昊告訴記者,他們年輕人在學(xué)習西安鼓樂(lè )時(shí),仍遵守著(zhù)“老傳統”,如學(xué)習工尺譜、傳統的曲目等,這些也讓他們對西安鼓樂(lè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管如何創(chuàng )新,我們都要守住‘根’,老藝人如此,年輕人更要如此?!饼R昊說(shuō),如今的鼓樂(lè )表演加入了一些傳統中沒(méi)有的樂(lè )器,有了舞蹈元素與華麗的舞臺,雖然呈現形式日趨多樣,但西安鼓樂(lè )的“根”已深扎在他心中。
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表示,東倉鼓樂(lè )的“文旅融合”之路,為非遺保護提供了一種思路和樣板,有了演出和發(fā)展平臺,讓鼓樂(lè )藝人可以沒(méi)有后顧之憂(yōu)地學(xué)習傳承,且能讓一些有志于此的年輕人投身鼓樂(lè )傳承與保護,并進(jìn)行創(chuàng )新,這也有利于保護傳承。
“西安鼓樂(lè )博大精深,我還有很多需要學(xué)習的地方?!饼R昊說(shuō),一代代樂(lè )師傳承鼓樂(lè )靈魂的精神,鼓舞著(zhù)他走下去。(完)
- 專(zhuān)題:2021年新春走基層
文化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3日 20:25:14
- 2025年07月03日 15:59:49
- 2025年07月03日 14:32:55
- 2025年07月03日 14:26:39
- 2025年07月03日 12:11:07
- 2025年07月02日 16:27:45
- 2025年07月02日 14:44:13
- 2025年07月02日 13:57:18
- 2025年07月02日 11:08:43
- 2025年07月02日 09: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