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華】東鄉手抓羊肉:“古風(fēng)”千百年 天然抵半“鮮”
中新社蘭州9月20日電 題:東鄉手抓羊肉:“古風(fēng)”千百年 天然抵半“鮮”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據說(shu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姑娘肌膚嬌嫩,與從小食羊肉有關(guān)。
“手抓羊肉非??简炇巢牡钠焚|(zhì),必須是東鄉羔羊才能保證原汁原味,每一口都能吃出羊肉的鮮嫩!”在蘭州主城區經(jīng)營(yíng)手抓羊肉生意20多年的馬棟宏告訴記者,東鄉手抓羊肉為現宰整只煮就,富含豐富蛋白質(zhì)及多種微量元素,久食能增強人體免疫機能,還有滋補溫中、延年益壽的功效。
將煮熟的羊肉剁成小塊、分不同部位裝盤(pán)上桌,誘人香味緊隨而至。
用手抓起一塊肥瘦相間的羊肉或羊排,每咬一口,鮮美的肉質(zhì)和醇厚的肉汁慰藉味蕾,脂肪的肥潤豐腴包裹牙齒,而瘦肉細嫩彈牙。若是搭配醋汁或秘制干碟,輔以洋蔥,又是別有風(fēng)味。
無(wú)論春夏秋冬,令人“牽腸掛肚”的手抓羊肉,是最能表達西北飲食文化的特色美食。這其中尤以東鄉族民眾的特色菜“東鄉手抓”最受食客推崇。
“無(wú)羊不成家,無(wú)手抓不成席?!边@是在東鄉縣流傳百年的生產(chǎn)生活“標配”。山大溝深、常年干旱少雨、氣候差異大等自然條件,反而成就了東鄉羊肉膘肥肉嫩、膻味小、肉質(zhì)細膩纖維少的獨特口感。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闭缂o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說(shuō),“東鄉手抓”的烹飪方式也極為簡(jiǎn)單:將洗剝干凈的整羊入鍋,旺火燒沸,及時(shí)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燉,后加入適量鹽、花椒、生姜、草果,待筷子能輕松插入羊肉時(shí)即撈出。
為了使手抓羊肉的口味“幾十年如一日”,許多老店都是定向采購食材,飼養、屠宰、物流運輸、烹制等各個(gè)環(huán)節層層把關(guān)。有些手抓店鋪為了保證品質(zhì),索性自己在臨夏開(kāi)設養殖場(chǎng)。
馬棟宏說(shuō),早年間手抓羊肉多在沿街攤點(diǎn)售賣(mài),食客都是用手抓食,如今西北地區的民眾依然保有“大塊吃肉”的“古風(fēng)”,作為大菜上桌的手抓羊肉也依然沿襲手抓吃法。每逢佳節或賓客臨門(mén),眾人圍坐在一起談天說(shuō)地、大快朵頤,彰顯著(zhù)西北人的熱情與豪放。
700多年前,部分位于中亞西部的花剌子模人東遷至此,帶來(lái)的羊與差異性很大的藏羊雜交,培育出混血東鄉羊,這一優(yōu)良品種曾是皇室貢品。東鄉的牧草達數千種,以本氏針茅、小白蒿、蚓果芥、百里香等為主,雜有野蔥蒜等。常食這些“天然調味”的東鄉羊不僅優(yōu)質(zhì)肉比例高、入口溢香、不腥不膻,且具有多重保健功效。
中國人的食羊史可回溯數千年,而“鮮”字即由“魚(yú)”“羊”組成,足見(jiàn)古人對羊肉之鮮美的偏愛(ài)。在遠離海洋且河流湖泊相對稀缺的西北地區,羊肉幾乎代表了人們味蕾追逐的“上限”,是餐桌上常年必不可少的食物。
時(shí)至今日,“東鄉手抓”已不僅是當地的“待客美食”,據官方統計,目前全國從事東鄉美食的餐飲實(shí)體店達3000多家,產(chǎn)業(yè)鏈上的從業(yè)人員達3萬(wàn)多人。一些東鄉族生意人還把餐館開(kāi)到了馬來(lái)西亞、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等國家,將這份鮮美與熱情傳向世界。(完)

社會(huì )新聞精選:
- 2025年07月01日 16:43:56
- 2025年07月01日 15:46:28
- 2025年07月01日 15:39:10
- 2025年07月01日 14:44:24
- 2025年07月01日 12:19:15
- 2025年07月01日 10:57:34
- 2025年06月30日 19:59:15
- 2025年06月30日 15:45:25
- 2025年06月30日 14:02:43
- 2025年06月30日 14:02:09